[组图]骨干教师带教

数学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知识,符号和数字作为数学的独特语言,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难免晦涩难懂。基于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的抽象性,以及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这一客观实际,“深入浅出”研读教材,巧备教具学具,妙用教具学具是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合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带教目标

1.    让新教师知晓教具学具对于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的价值。

2.    让新教师知晓数学教具学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3.    让新教师掌握数学教具学具情境设计的策略。

一、带教教师指导新教师数学教具学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策略

(一)合情合理使用教具学具

教具学具的使用,可以对学生理解数学上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选用的教具学具也应有所不同。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点,颜色鲜艳一点,最好使用单色调,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活动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二)在操作过程中,适时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注意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好学生操作时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适时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如145,教师让学生在20数板上操作小圆片,有的学生从14枚小圆片里先拿走4枚,再拿走一枚,反映的计算过程是1441;有的学生是从14中的10里先拿走5枚,反映的计算过程是1054。教师要适时地让学生把操作过程和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将外显的操作过程内化为学生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鼓励动手操作和创新,自制简易教具学具

教师在认真研读小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自己可以设计制作一些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的简易教具学具,把握好教育性、科学性、直观性、实用性原则。在制作材质上可充分利用现代新型材料,改进教具学具的外观、色泽及质量,全面提升教具学具的品质。同时,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也可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学具,如钟表、七巧板、正方体模型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受数学、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这些实物教具学具应实用美观、大小适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整合传统和电子教具学具

传统教具学具与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电子教具学具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各有各的优势,可以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电子教具能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诱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而传统教具学具具有直观、接触、反复体会验证的优点,因而在某些时候比电子教具学具更为灵活、直观,有时效率更高。只有将两者有机整合,融为一体,把它们作为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效率。

二、带教教师和新教师一起解读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带教教师上示范课的案例也可以是一些优秀教案的案例)

案例一:

在教学《大家来做加法表》时,教师请学生从颜色、方向上观察加法表的小秘密后,分两次提供学具让学生探究。

【教学片断】

探究二:从形状上观察探究

1.小组活动(出示挖空的图形)

要求:请学生选择其中的图形放在加法表的任何地方,观察图形中的算式,要求先独立探索,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过渡: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在加法表中创造出更多的图形,然后找找其中的小秘密呢?

探究三:学生自己创造图形,然后探究算式的秘密

要求:提供一张黑白的加法表,请学生在这张加法表中创造图形,每个图形必须由这样小菱形组成。先将所创造的图形涂色,然后独立探索其中的小秘密,再进行小组交流。

1.独立创造,探索秘密

2.汇报交流:(1)介绍图形(2)介绍秘密

【案例分析】

“感知——表象——概念”是儿童认识事物要遵循的由浅入深的规律。借助学具来认识规律也不例外。两次学具操作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第一次运用自制的学具(挖空卡片)让学生放在加法表的任意位置,通过观察发现:只要是相同的图案,其中的规律一定相同,这时小朋友的观察由“线”过渡到了“面”。第二次的学具使用帮助学生再次观察加法表,体验相同的图形存在同样的规律;创造不同的图形,会有不同的规律,进一步熟悉加法表的编排特点,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案例二:

J老师的《升和毫升》教学片断:

感知1毫升

1) 建模

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1毫升的水有多少么?

恩,大家都觉得1毫升水很少,对么?那到底有多少呢?

当我们把每条棱的长度都是1cm的空心小正方体装满水的时候,里面的水大约就是1毫升。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毫升的水有多少?

接下来就请大家先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盛满水,然后倒在自己的手心里,感受一下,最后再将手擦干。                       

师:大家都体验了1毫升水的多少,现在谁能来谈谈你的感受?

大家的感觉和他们一样么?

2)量化

师:大家交流了对1毫升水的感受,一致认为很少,那么少到什么程度呢?老师课前用这样的一根滴管做了个小实验,你们觉得1毫升水会有多少滴呢?请看视频,仔细看、认真数。                  

师:数清楚了么?多少滴。原来1毫升也不过就这样的滴管滴8滴左右,回家我们也可以自己做个小实验,看看1毫升的水在你的实验中是多少滴?

【案例分析】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学生不具备1升与1毫升的量感。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准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设计中,J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升的量感,他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感知1毫升的量感,让学生感到1毫升的水很少,第二层:让学生感受1毫升的水到底少到什么程度?为了让每个孩子都看得很清楚,观看无死角,又通过播放视屏,让学生仔细看,认真数1毫升的水用滴管滴,大概有几滴。他将传统学具操作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建构和量化了1毫升的水。

三、任务布置

让新教师选取所任教的年级课本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仔细分析,合理规划,设计教具学具的运用。